姜康民法

手机版

姜康民法

首页> 热点事件>正文

肖像权之争:民法典在热点纠纷中的权益维护指南

zhou(作)   热点事件  2024-11-10 13:25:40

肖像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对自己的肖像上所体现的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一种人格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利用网络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不仅严重损害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社会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中对肖像权的保护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在 实践中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权益维护指南。

一、民法典中关于肖像权的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这一条款明确了肖像权的基本内涵和保护范围,同时也确立了肖像权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未经当事人同意而擅自使用其肖像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

二、肖像权纠纷的热点类型及典型案例分析

  1.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宣传
  2. 案例:某公司在未取得知名演员王某授权的情况下,将其照片用于公司产品的广告宣传册上。王某发现后起诉该公司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法院认定公司的行为构成了侵权,判令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王某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

  3. 恶意丑化、污损他人肖像

  4. 案例:在某社交网站上,有人故意将公众人物李某的照片通过软件处理成丑陋的形象,并上传到网络上传播。李某得知此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经过调查,警方依法查处了涉案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5. 在新闻报道或舆论监督中不当使用他人肖像

  6. 案例:某媒体在对一起公共事件进行报道时,未经被采访对象张某的同意,使用了其肖像且未对其进行马赛克处理。事后张某认为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侵害,遂将该媒体告上了法庭。法院审理后认为,虽然媒体的报道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在使用他人肖像时仍需遵守法律规定,最终判决媒体应向张某赔礼道歉并支付一定数额的精神损害赔偿。

三、如何有效维护肖像权?

面对肖像权纠纷,个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维权:

  1. 及时取证:当发现自己肖像权被侵犯时,应当立即收集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侵权网页截图、侵权产品实物等证据材料。

  2. 发送律师函:通过律师向侵权方发出正式的法律警告信函,表明立场并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

  3. 协商解决: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协商,寻求和解方案,如要求删除侵权内容、赔偿损失等。

  4. 提起诉讼:如果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选择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定侵权责任成立并判令侵权方承担相应责任。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提高,对个人信息尤其是肖像的保护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民法典》对肖像权的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对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高度重视,也为广大民众在面对肖像权争议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未来,我们期待着看到更多有关肖像权保护的成功案例,让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法治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4009002号-1